1.专业理论常识
基本理论常识
全方位学会口腔修复科基本理论常识(含:牙体解剖学、学、口腔材料学、口腔修复学、口腔修复技工工艺);精通本专业某一范围的基础理论常识和专业技术常识,并在本专业范围有独特理解(如:精通复杂牙列缺损修复技术、复合桥长桥修复技术、路面缺损修复技术、牙周病矫形治疗技术、颞颌关节病矫形治疗技术、种植义齿技术、固定—活动联合修复技术等)。
有关理论常识
熟知与本专业有关学科的理论与常识(包含:口腔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正畸学、口腔病理学、口腔微生物学、口腔颌面放射学、口腔预防学、医学统计学等);熟知有关边缘学科的常识(如:口腔生物力学、医学美学、心理学、金属材料学、计算机应用常识等)。
学识水平
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知道本专业国内外近况及发展势头,不断吸取新理论、新常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与科学研究。
高级卫生职称考试频道为大伙推出考生可点击以下入口进入免费试听页面!不出门就能边听课边学习,为大伙的通过资格评审梦帮助!
→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2.工作历程与能力
医疗
a.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历程:
担任口腔修复科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至少35周。
b.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能独立处置口腔修复科少见的复杂疑难病例,学会现代口腔修复技术;精通一项专门技术,能解决复杂疑难病例及重大技术问题。能承担院内外复杂疑难病例的会诊,有本专业临床工作的全方位组织和管理能力。
c.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
担任本专业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完成一般修复体100件,并完成以下四项中一项:(1)复杂牙列缺损的综合修复不少于100例;(2)颌面缺损修复不少于50例;(3)全口咬重建不少于20例;(4)固定一活动联合修复体不少于30例。
教学
具备培养本专业中、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有好的教学组织和领导能力;每年为下级医师讲授专题课至少3次;有培 养主治 医师或帮助培养研究生至少1名的历程。
科研
具备跟踪本专业先进水平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能依据本专业的进步提出课题,并有课题设计、组织和总结的能力;担任副主任 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3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