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人事劳动保障厅
海南卫生厅
关于印发《海南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条件(暂行)》的公告
琼人劳保专〔2007〕51号
各市、县、自治县卫生局、人事劳动保障局,洋浦社会进步局,省农垦总局卫生局,省直属企事业单位,厅直属各单位,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评审工作,提升申报评审的水平,依据卫生部、人事部《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及其它专业评审条件,结合我省实质,大家组织有关专家,经反复修改讨论,制定了《海南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条件(暂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实行。实行中有什么建议和建议,请准时与省人事劳动保障厅专业技术职员管理处或省卫生厅组织人事处反馈。
二00七年7月23日
海南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条件(暂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客观、公正地评价卫生专业技术职员的能力与水平,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促进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依据国家和我省职称规范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特拟定本条件(暂行)。
第二条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名字为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副主任中医师和主任医(药、护、技)师、主任中医师。
第三条 本条件适用于我省各级各类合法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且在职在岗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职员。
第四条 对符合本条件规定的职员,通过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获得相应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章 基本条件
第五条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第六条 拥有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学风端正,身体健康,可以坚持正常工作,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七条 任职期内年度考核为“合格”以上等次。
第三章 申报条件
第八条 学历、资历条件
(一)副主任医(药、护、技)师申报职员应拥有下列条件之1、
1.具备相应专业博士学位,获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
2.具备相应专业硕士学位,获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4年;
3.具备相应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后续学历本科毕业后满1年),获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4.具备相应专业大学专科学历(后续学历大专毕业后满2年),获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7年(申报临床医学,含中医、针灸、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仅限于县及县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职员);
5.中专毕业,获得中级卫生技术资格满10年,从事卫生专业技术工作满30年(仅限于少数民族市县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职员)。
(二)主任医(药、护、技)师
具备相应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后续学历毕业后满1年),获得相应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以上。
(三)破格申报
任现专业技术职务满两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破格申报高中一年级级专业技术资格。
1.科研成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创造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前5名,二等奖前4名,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前3名,二等奖前2名;同时需要有被SCI网站收录的专业论著1篇或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专业论著2篇(第一作者)。
2.研究课题:主持完成(排名第一)1项国家或2项省、部级重大研究课题,并通过项目主管部门的鉴别或验收。同时需要在SCI网站收录的专业杂志上发表专业论著1篇或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专业论著2篇(第一作者)。
3.发表专业论著:以第一作者在SCI网站收录的专业杂志(SCI当年影响因子在4以上)发表专业论著2篇(副高为l篇)。
第九条 论文条件
(一)副主任医(药、护、技)师
受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工作期间,符合下列条件之1、
1.至少有3篇第一作者的专业论文(每篇不少于1500字)发表,其中至少有1篇在中文核心期刊,其他在统计源期刊上发表。
2.县及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职员,至少有3篇第一作者的专业论文(每篇不少于1500字)发表,其中至少有1篇在统计源期刊,其他在医学专业正式期刊上发表。
3.少数民族市县医疗卫生机构职员,至少有3篇第一作者的专业论文(每篇不少于1500字)或临床工作报告,其中至少有1篇论文在医学专业正式期刊上发表。
(二)主任医(药、护、技)师
受聘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工作期间,符合下列条件之1、
1.至少有4篇第一作者的专业论文(每篇不少于1500字)发表,其中至少有2篇在中文核心期刊,其他在统计源期刊上发表。
2.县及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职员,至少有4篇第一作者的专业论文(每篇不少于1500字)发表,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至少1篇,统计源期刊至少1篇,另2篇可在医学专业正式期刊上发表。
第十条 到基层按期服务或进修学习的条件城市卫生技术职员须按需要到基层拓展按期服务,并填报《海南城市卫生技术职员到基层按期服务鉴别表》。在县及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申报职员(含少数民族市县医疗卫生机构职员)须按需要到上一级医院进修学习,并填报《海南城市卫生技术职员进修服务鉴别表》。
第十一条 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继续教育条件
(一)外语按省人事劳动保障厅有关文件实行。
(二)计算机应用能力按省人事劳动保障厅有关文件实行。
(三)根据《海南技术职员继续医学教育推行方法》,须提交各年度《海南继续医学教育年度合格证书》。
第四章 评审条件
第十二条 副主任医(药、护、技)师条件
(一)专业理论需要
系统学会本专业基础理论并在某一范围有所专长。系统知道有关学科理论常识与进展,能吸取新理论、新常识、新技术,并应用于实质工作。
(二)技术能力需要
具备较丰富的临床或技术工作经验,除常见学会本科疾病或专业技术外,应熟知本专业诊疗常规,还应付本专业某——方面有所专长,能较熟练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并能正确、规范地书写有关医学文书等资料。其专业技术水平达到当地区先进水平。
平均每年参加本专业工作不少于40周,具体需要:
1.内科系统:在内科容易见到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并能熟练地学会与内科有关的专业技术;具备娴熟的技术操作能力,能熟练学会本专业常用诊疗技术及有关技能,能熟练正确地救治各类内科的危急重症,能独立解决较复杂疑难病症的诊断与治疗问题;具备肯定的病房及门诊医疗组织和管理能力,能承担二线值班、门诊咨询及院内会诊工作。
任期内平均每年系统诊治患者不少于100例,主管或主治病例的确诊率、治愈率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医疗技术达到当地区先进水平。主持危急重症的抢救和较疑难病症的处置平均每年不少于10例。
2.外科系统:对外科范围内较复杂的疾病、危急重症和较疑难的疾病有深入的认知,并能作出正确地诊断和独立地处置。熟练学会并独立完本钱专业较大中型常规或急诊手术,并具备较强的临床应变能力。熟练学会本专业一些大中型手术的指征、手术操作技术、手术前后处置等,具备肯定的病房及门诊医疗组织和管理能力,能承担二线值班、门诊咨询及院内会诊工作。
任期内作为术者平均每年完成手术至少100台(例)次,其中完成甲类、乙类手术或复杂疑难病症抢救平均每年不少于10例。
3.中医:熟练学会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及与本专业有关的各家学说。能熟练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进行辩证论治,对本专科范围内较复杂的疾病、危急重症和较疑难的病症有肯定的认知,并能正确的诊断和处置;学会与本专业有关的现代医学临床常识及技能。能承担二线值班、门诊咨询及院内会诊,具备肯定的病房及门诊医疗组织管理能力。
内科系统(含内科、儿科、妇科、针灸科、推拿科、皮肤科等):主管或负责主治病例的确诊率、治愈率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医疗技术水平达到当地区先进水平,任期内平均每年系统诊治患者不少于100例,主持危急重症的抢救和较疑难病症的处置平均每年不少于10例。
外科系统(含外科、眼科、骨伤科、耳鼻喉科、肛肠科等):学会本专业手术指征,并在手术前、后能运用中医中药进行辩证论治。主管或负责主治病例的确诊率、治愈率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医疗技术水平达到当地区先进水平,任期内平均每年系统诊治患者不少于100例,其中,主持较疑难病症的处置平均每年不少于10例;或在任期内作为术者平均每年完成手术不少于100例,其中完成中型手术。
4.预防医学:能全方位学会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常识,熟知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
从事公共卫生的职员能根据公共卫生工作程序的需要处置各种事宜,能进行公共卫生有关业务工作的设计及数据的采集、处置工作;能独立从事容易见到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并作出卫生学评价,能熟练学会所从事专业工作常见的现场监测仪器操作、卫生学检验采样、卫生水平感官评价等技能。
从事疾病控制的职员能独立拟定并具备组织推行传染病、慢病防治及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策略,并能承担时尚病学调查任务;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重大疫情、食物中毒或有害毒物泄漏等)具备独立的现场调查和紧急处置能力,能独立完成调查报告。
妇幼保健职员能参与本专业中短期和年度工作计划的拟定、协调、推行和成效评价:能独立拓展妇女或儿童保健专科门诊,并能解决较复杂问题;参与组织面向人群的健康教育活动;能较全方位系统地拓展本专业妇幼保健咨询,能完本钱专业调查、监测、干涉项目的设计、组织推行,剖析评价。具备指导基层组织或下级医师的能力。
任期内完成较高水平的有关专题报告平均每年不少于2份。
5.药学:能全方位学会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常识,具备较丰富的药学工作经验,并在某一范围有所专长,拥有解决平时工作中复杂疑难问题的能力。
从事医院药学(调剂及药事管理)的职员能熟知学会药品提供、调配及管理等各项工作的技术需要和操作规范;熟练学会毒、麻、精神药品等特殊药品的管理规定并能指导下级药师。能熟练地学会临床用药有哪些用途特征、机理,不好的反应相互用途及药物应用趋势和经济学评价、储备学原则、保管需要,能指导或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工作,熟知医院药学习管理及法规的基本内容。
从事医院药学(制剂与药检)工作的职员能学会制剂管理规定及制剂各环节应注意的关健技术和工艺学原则;具备解决制剂生产过程中疑难问题的能力;熟知医院制剂的品质保障体系。具备控制药检工作水平的能力,能依据检验结果发现制剂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拥有肯定的新制剂研制能力。
从事临床药学的职员能熟知临床所用药品的药理用途、疗效、不好的反应,治疗策略。深入临床参与会诊,进行治疗药物监测,设计个体化治疗策略。知道药品不好的反应监测的程序与监测办法;拓展药学情报研究,提供药物咨询,积极参与并有效指导临床科室合理用药。
中药职员还应熟练学会中药的加工炮制、制剂和配方等各种技术操作,并在某一方面有所专长,能学会400种以上中药的性味、功能、辨别、水平检查、配伍忌讳等全方位技术。
药检职员能学会本专业检验仪器的性能、用与维护,熟练学会药检技术操作,能学会药物光谱、色谱剖析、测试的办法和意义。
任期内完成较高水平的有关专题报告平均每年不少于3份。
6.护理:熟练学会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与专科常识,具备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并在护理学某一专科范围有所专长。熟练学会本专科疾病的护理要素、治疗原则,能综合运用理论常识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具备娴熟的技术操作能力,能熟练学会本专科护理技能。能独立解决本专科疑难重症病例的护理问题,能参与完成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具备护理管理及培养专科护理技术骨干的能力;学会本专科常用药物的药理用途及不好的反应,学会本专科临床常用检验标本的采集办法、检验目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任期内主持护理查房和护理疑难病案讨论或组织参与危重、疑难患者护理计划的拟定及推行平均每年不少于10次。
7.医技类:知道本专业国内外近况及进步动态,较熟练学会本专业各项技术操作及有关技能,有丰富的管理实验室的经验和能力。
从事诊断工作的,能准时吸收新技术应用于本专业,为有关学科提供较准确的诊断、检查报告,积极参与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工作并承担院内外会诊。从事检验工作的职员,能为临床在某一检验学科方面提供咨询服务,在实验选择、结果讲解上提出指导性建议,为临床合理讲解试验结果,提供正确的信息。从事影像诊断工作的职员,能熟练学会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断。
任期内出具诊断报告1000份,其中疑难病症不少于5%,完成优质的专题报告平均每年不少于10份。
从事技术操作的,能熟练学会本专业仪器设施的原理、性能、用及其安装、保养和维护,能剖析其结果及其误差缘由,能解决本专业较复杂疑难问题。从事检验技术工作的,能熟练学会本专业各项检验的原理,测试办法、临床意义和质控程序与2种检验仪器的操作、平时保养和维护。
任期内参与临床技术工作1000例,完成优质的水平控制、养护专题报告平均每年不少于10份。
(三)科研水平需要
学会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办法;能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拓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具备独立进行和指导下级卫生技术职员拓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四)带教能力需要
具备肯定的教学组织能力和对本专业初、中级专业职员的带教能力,每年为下级专业职员拓展新技术、新常识专题讲坛或专题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有培养下级卫生技术职员和进修职员的能力和历程。能广泛阅读专业期刊,学会文献检索的功能与办法,知道本专业国内外近况及发展势头,能写作较优质的文献综述。
第十三条 主任医(药、护、技)师条件受聘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工作期间,至少有1项省、部级科研立项课题1项(第一负责人)。县及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申报职员,受聘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工作期间,至少有县市级科研立项课题1项(第一负责人)。并拥有下列条件:
(一)专业理论需要
在全方位学会副主任医(药、护、技)师规定的基础理论常识的基础上,系统学会本专业某一范围的基础理论和临床技术,并有所专长。熟知有关学科的新进展,不断吸取新理论、新常识、新技术,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
(二)技术能力需要
具备丰富的临床或技术工作经验与精湛的技术操作能力,除熟练学会本专业理论与技术外,还应付本专业某一方面有较深的造诣,能熟练并正确地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或重大技术难点,对本专业工作具备全方位的组织管理能力。医疗技术水平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任职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专业工作不少于35周,具体需要:
1.内科系统:具备全方位承担、指导本专业各项业务工作的能力,并在本专业范围内有专长和专长。具备精湛的技术操作能力,能熟练正确地抢救危急重症,并能主持、指导本专业复杂疑难病症的诊治及技术难点攻关,承担院内、外会诊,主管或主治病例的确诊率、治愈率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医疗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任期内平均每年系统诊治患者100例,主持、指导危急重症的抢救和疑难病症的处置平均每年不少于10例。
2.外科系统:具备深厚、扎实的基础理论,有全方位承担、指导本专业各项业务工作的能力,并在本专业范围内有专长和专长。
能独立完成或指导下级医师完本钱专业大型、复杂疑难手术或急症急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广博的学识和较强的应变能力,能独立完成较困难的、复杂的院内外会诊。任期内作为术者或指导完成大、中型手术或复杂疑难病症抢救平均每年不少于150台(例)次,其中作为术者完成大型手术平均每年不少于10例。
3.中医:全方位学会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著作及与本专业有关学科的进展。熟练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进行辩证论治,对本专科范围内较复杂的疾病、危急重症和较疑难的病症有较深的理解,并能正确的诊断和熟练地处置;熟练学会与本专业有关的现代医学临床常识及技能,在中医临床某一方面有所专长和专长,能承担院内外会诊。具备较强的病房及门诊医疗组织管理能力。
内科系统(含内科、儿科、妇科、针灸科、推拿科、皮肤科):主管或负责主治病例的确诊率、治愈率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医疗技术水平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任期内每年系统诊治患者100例,主持或指导本专业危急重症的抢救和疑难病症的处置平均每年不少于10例。
外科系统(含外科、眼科、骨伤科、耳鼻喉科、肛肠科):熟知本专业手术指征,并在手术前、后能运用中医中药进行辩证论治。主管或负责主治病例的确诊率、治愈率或有效率、抢救成功率等医疗技术水平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任期内平均每年系统诊治患者不少于100例,其中,主持较疑难病症的处置平均每年不少于10例,在县及县以下基层卫生机构工作的分别不少于5例、3例。或在任期内作为术者平均每年完成手术不少于100例,其中完成大、中型手术平均每年不于10例。
4.预防医学:在全方位学会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常识,熟练学会本专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的基础上,对本专业某一方面有深入研究。
从事公共卫生的职员能指导或拟定公共卫生中长期规划并组织推行和评价,指导下级医师进行公共卫生有关业务技术策略的设计及数据的采集、处置;能正确处置复杂的、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能引进开发新的评价办法和标准,能熟练地应用有关法律、法规拓展现场卫生监督工作。
从事疾病控制的职员能组织拟定当地区本专业范围内的疾病控制工作计划,具备组织推行、评价和总结的能力。能组织拓展疾病预测并作出重点疾病的预测预报;能学会和解决时尚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技术难题,对容易见到的疾病防治、计划免疫、紧急疫情、不明缘由的群体病能提出处置原则和防治策略。具备指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重大疫情、食物中毒或有害毒物泄漏等)的现场调查和紧急处置能力。
妇幼保健职员具备拟定和组织推行当地区本专业某一方面进步长期和中期规划能力,能完本钱专业计划拟定、督导和评价全过程的组织工作;能独立设计专题监测、调查、干涉工作,具备独立解决复杂疑难问题的能力:能学会当地区生殖健康、妇女儿童健康的情况、变化趋势及主要影响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任期内完成较高水平的有关专题报告平均每年不少于2份。
5.药学:全方位学会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常识及本专业的学术规范和规章规范,熟知药事法规,依据所从事职位特征,精通本专业某一范围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术常识,能熟练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
从事医院药学(调剂及药事管理)的职员要全方位学会药剂科各项平时工作的操作流程与技术;拥有指导下级药师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具备药物评价能力。学会药物进步动态。对新药临床应用具备推荐和指导能力对临床用药能提出合理性建议。
从事医院药学(制剂与药检)的职员要全方位学会医院制剂技术和设计原理;具备组织、指导下级药师解决制剂生产过程中疑难问题的能力;拥有参与打造和维护医院制剂生产品质保障体系的经验,拥有新制剂研制能力。
从事临床药学的职员要全方位学会所用药品的特征;能独立设计临床药物治疗策略;全方位学会血液浓度监测和主要疾病诊断治疗指标,有效地指导临床科室合理用药;拥有组织下级药师拓展合理用药咨询、药品不好的反应监测、药物治疗策略设计的能力。
对新药及药品有肯定的剖析评价能力,能拓展药物借助及安全性研究。
中药职员还应全方位系统学会中药的加工炮制、制剂和配方等各种技术操作,并在某一方面有所专长和专长,能学会500种以上中药的性味、功能、辨别、水平检查、配伍忌讳等全方位技术。
药检职员应熟练学会本专业检验仪器的性能、用与维护,能指导下级职员进行药物光谱、色谱剖析、测试。
任期内完成高水平的专题报告平均每年不少于4份。
6.护理:全方位学会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与专科常识,精通护理学某一专科范围的基础理论和技能,并有所专长。在本专科护理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高深的造诣;能正确、熟练地组织、指导护理及配合大夫抢救危重患者。具备较高的解决护理工作中复杂疑难问题的综合能力,能承担院内外的护理会诊。能全方位负责管理范围平时工作的水平监督、控制。任期内主持护理查房和护理疑难病案讨论或组织参与危重、疑难患者护理计划的拟定及推行工作平均每年不少于10次。
7.医技类:熟练学会本专业国内外近况及进步动态,具备进步、提升本专业所必需的系统的专业入门知识,并在本专业某一范围具备较高的入门知识和专业能力,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能熟练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对本专业的临床工作具备全方位的领导、组织、管理能力。
从事诊断工作的,能准时吸收新技术应用于本专业,积极参与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工作并承担院内外会诊。从事检验工作的职员,能为临床在检验学方面提供咨询服务特别在实验选择、结果讲解上提出指导性建议,为临床合理讲解试验结果提供正确的信息。从事影像工作的职员能熟练、正确解决各系统疑难、复杂病例的影像诊断问题。
任期内出具或审签高水平的诊断报告不少于2500份,其中疑难病症不少于5%,完成优质的专题报告平均每年不少于10份。
从事技术操作的,能指导下级学会本专业仪器设施的原理、性能、用及其保养和维护,能剖析其结果及其误差缘由,能解决本专业较复杂疑难问题。任期内参加临床工作不少于2500例,其中解决本专业复杂或重大技术问题不少于5%,完成优质的水平控制、养护专题报告平均每年不少于10份。
(三)科研水平需要
具备跟踪本专业国内外近况及发展势头及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的能力,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能写作高水平的综述;并能依据本专业的进步提出课题,并有课题的设计、组织和总结能力;具备主持和指导下级卫生技术职员拓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积极拓展新技术、新项目,水平达省内先进以上;水平达国内先进或以上的新技术、新项目需有相应的查新证明、应用证明及医院专家鉴别结论。
(四)带教能力需要
具备培养本专业中、高级人才的能力,其中,对下级卫生技术职员及进修职员的病案、专题、诊断报告等能进行指导与修改,有好的教学组织和领导能力;每年为下级卫生技术职员讲授专题课至少3次;有培养下级卫生技术职员和进修职员历程。知道本专业国内外近况及发展势头,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期刊,能写作高水平的综述;能吸收、引用新技术、新办法应用于临床工作,并能进行总结。
第十四条 参加专业实践能力测试(人机对话考试)成绩合格。县及县以下、少数民族区域卫生技术职员专业实践能力测试成绩可给予适合照顾。
第十五条 有下列状况之一者,不能申报和评审,已评审的,取消其专业技术资格。
(一)医疗事故责任者未满三年;
(二)医疗差错责任者未满一年;
(三)遭到行政处分者在处分期内;
(四)近五年内有考核不合格者;
(五)经查实有抄袭、剽窃别人论文、科研成就或伪造学历、资历、记录、证件及提供非原始病案等弄虚作假行为者,取消当年和下年度申报资格,并给予通报批评及追查有关职员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本条件所称“学历”指国家承认的医学及有关专业学历。
第十七条 申报评审用的论文需要发表在正式期刊上,提供清样稿或杂志社证明无效。
(一)论著:指标题、摘要、关键字、前言、办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齐全。
(二)中文核心期刊:系指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合编的《中文核心期刊》。
(三)统计源期刊全名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每年公布。
(四)医学专业正式期刊:指经国家新闻出版部门正式批准、有国际国内统一标准刊号(1SSN、CN)的刊物。
第十八条 获得任职资格条件规定的后续学历后,任职年限、专业工作年限可将获得学历前后的相应年限累加计算,但脱产学习的学历教育时间应予扣除。
第十九条 凡应在当年评审、聘用,而因职称主管部门工作是什么原因,年底评审或跨年度评审、聘用的,如在评审确定(以文件下发时间计算)后的两个月内被聘用,可按所申报年度当年12月底计算资历;超越两个月被聘用的按实质聘用时间计算资历。
第二十条 少数民族区域卫生技术职员资格标准:若申报者学历、资历、能力、营业额、考试、评审等各方面条件已达到省内规定的统一标准需要,可颁发全省通用的副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若达到《白沙卫生技术职称改革试点工作策略》规定的调整标准需要的,颁发在少数民族区域适用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证书,限定在少数民族区域内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享受相应的薪资待遇,服务时间需要达5年以上。满五年后,由个人申请,单位推荐,经省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考核评审,通过后换发全省通用的相应资格证书。
第二十一条 拟晋升职员需要经所任职医疗机构资质审察,包含基本条件、申报条件、评审条件、并需作出相应的评价,如出色、合格、基本合格,如发现弄虚作假,所任职医疗机构将承担全部责任,并作出严肃处置。
第二十三条 本条件自公布之日起实行,此前有关规定凡与本条件不同的,按本条件实行。
第二十四条 本条件由省人事劳动保障厅、省卫生厅根据职责分工负责讲解。
全科医学卫生高级职称考助考之星题库班+押题版! |
★强医学智能辅导软件 |
★无限次自动智能组卷(模拟考场) |
★每一个科目分为考试冲刺、仿真考试试题,比较有针对性,覆盖全部要点(甄选考试试题) |